阜外医院1976年开展瓣膜替换术。1981年开始,因替换的瓣膜丧失功能而开展再次瓣膜替换术。由于瓣膜失去正常功能,患者术前都有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,有的严重心衰,个别急症入院。麻醉药应减量。多数患者粘连严重,手术困难,1例 当牵开器牵开切口时,原主动脉插管处破裂出血,不得已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方法。有的游离升主动脉困难,不得已采用股动脉插管灌注,有的静脉也无法阻断,有的 由于感染,主动脉壁及组织脆弱易出血而难于缝扎。手术中见首次替换的生物瓣,大部分为瓣叶自基底部撕裂破损,交界处撕脱,叶面增厚或变黄色,钙化,有的出 现结节,瓣叶穿孔,瓣叶断裂在心内飘浮,或胬肉长入瓣口。首次替换的机械瓣,由于感染心内膜炎,主动脉根部膨出呈动脉瘤(直径5cm),内膜中层溃烂为粥样物质,或由于机械瓣缝在瓣叶上发生瓣周漏。再次换瓣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率可达56.4%,除颤复苏也较顺利,有的患者由于粘连,心脏位置固定,安放除颤电极板困难,遇此情况,我们将一个电极板放于左肩胛下,另一电极板放于心脏表面,用此法,一般20瓦秒除颤也可成功。复苏后多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或结性心律,约1/3病例需安装心表起搏器,多数病例需用升压药及血管扩张药。术中失血较多,早期再次换瓣平均每例用库血1800ml,最多达4200ml,自开展输自体血后,库血用量降至600-800ml,明显减少。